六月的田野涌動著金色浪潮,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(qū)東和鄉(xiāng)紅清種植場的冬小麥迎來成熟收割期。小麥收割機來回穿梭于麥田間,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畫卷。
當前正值夏收關鍵時期。近日,紅清種植場搶抓晴好天氣,組織機械和人力緊鑼密鼓搶收小麥,確保夏糧豐收、顆粒歸倉。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,飽滿的麥粒從卸糧口傾瀉而下,直接裝入運輸車輛,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
“2025年我們小麥種植面積達100多畝,小麥長勢良好,預計平均畝產量在七百斤左右。”紅清種植場負責人宋紅清說:“我們從一周前就開始籌備夏收,提前檢修農機、協(xié)調人力。這幾天天氣晴好,全員上陣搶收,目的就是要把成熟的麥子盡快收回來!
近年來,紅清種植場積極推廣現(xiàn)代農業(yè)技術,通過選用優(yōu)質高產小麥品種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、推廣節(jié)水灌溉等方式,有效提升了小麥的產量和品質。在小麥全生育期,種植場都融入了科技力量:春季采用智能噴淋灌溉設備,精準調控水量,既滿足生長需求,又節(jié)水省工;灌漿期引入無人機進行“一噴三防”,高效保障小麥穩(wěn)產增產。
紅清種植場負責人宋紅清表示:“過去人工收割,費時費力不說,還容易耽誤農時,F(xiàn)在機械化作業(yè),又快又好,大大減輕了負擔?萍挤N田是趨勢,從播種到收獲,每一步都離不開技術支撐。有了這些‘法寶’,我們對豐收更有底氣!
麥浪翻滾,豐收在望。從良種選育到智能灌溉,從無人機植保到機械化收割,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科技的深度應用讓傳統(tǒng)農田煥發(fā)新生機。隨著夏收工作有序推進,一幅“科技興農、糧穩(wěn)民安”的豐收畫卷正在上黨大地上徐徐展開,為保障糧食安全、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。(韓婷婷 李曉妍 李愈)

關注精彩內容